二十大代表风采|李闯:从“倒数第一”到“特战之王”的逆袭******
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题:李闯:从“倒数第一”到“特战之王”的逆袭
记者 李纯
武警河北总队某部大队长李闯的个人经历很像电视剧《士兵突击》里的许三多,他新兵下连时5公里跑倒数第一,14年后却带队在国际特种兵比武中获得总冠军。如何有此转变?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:“从穿上军装那一刻起,我就抱定一个信念:认真做好每一件事,量的积累必会有质的飞跃。”
曾经的倒数第一
刚分到特勤中队时,李闯不仅身体瘦弱,身体素质也是最差的那个。时隔多年,他依然记得那个下午,那次来队之后第一个5公里长跑测试,虽然拼尽了全力,但他还是落在队伍后面,跑了倒数第一。
从那时起,训练场上就多了一个“疯子”。练体能,他穿着沙背心长跑10公里,后背磨出了血;练攀登、索降,手臂、迎面骨划伤10余处,他依然坚持完成所有课目;练射击,为提高射击的速度和精度,他每天坚持闭目出枪1000次以上,挂水壶据枪两个小时。一年的艰苦超压训练,李闯脱颖而出,成了班里首屈一指的特战尖兵。
入伍19年,“苦练制胜本领,争做特战标兵”始终是李闯激励自己的目标。除完成规定训练任务外,他另外给自己制定了加训内容:早上提前起床,小腿绑上6公斤的沙袋做100个收腹跳,5组100米往返跑、100米蛙跳,然后再随中队出操;上午与中队一起训练,利用训练间隙进行器械训练;晚上做100个俯卧撑,100个单杠拉臂,100个收腹,100个双杠撑臂。
多年的努力和付出造就了李闯过硬的军事素质。多年来,他摸索特种作战规律,认真研读《手枪特种射击》《野外生存法则》等书籍,总结的“快速调整呼吸”“手枪快速换弹夹”“运动中击发训练法”等一系列特种训练方法被官兵广泛运用。不仅如此,熟练掌握攀登越障、擒拿格斗、多能射击、近身搏击等10余项特战技能的李闯,“打造出了一群无所畏惧的‘钢铁硬汉’,锻造出了一批‘格斗专家’‘突击精英’‘狙击能手’‘行动专家’等身怀绝技的特战尖兵”。
“我们的成绩和荣誉都是队长带我们一路闯出来的。”平时,队员们称李闯为“闯队”。正是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闯劲,这位曾经的倒数第一已成长为“特战尖兵”中的“标兵”。
“特战之王”决胜国际赛场
2015年9月21日,李闯带领5名特战队员代表武警河北总队参加武警部队第二届特勤分队比武。这次比赛,他们从33个分队中脱颖而出,取得团体总分第一、狙击专业第一、侦察专业第二名的成绩,团队被誉为“特战之王”。
2016年,“巅峰”特勤分队尖子比武竞赛的号角吹响,李闯再次带队参赛。此次比武科目以最大限度贴近实战的原则设置,旨在检验特战队员遂行实战任务的能力。5天4夜持续作战,李闯与队友们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,斩获总队组第一名,续写了“特战之王”的辉煌。同时获得了参加“勇士竞赛”国际特种兵比武的“入场券”。
经过几个月的备战,2017年5月,李闯带队出国参赛,与来自12个国家的32支代表队展开激烈角逐。初到他国,除了美不胜收的异域风景,更有对环境的陌生。“参加国际级别的比武竞赛,面对12个国家、32支代表队,我们就像是初来乍到的牛犊,”李闯回忆说,“可是我们同样有‘初生牛犊不怕虎’的那股敢打敢拼的劲头。”
小组赛第一个科目是“背水一战”。前一天晚上,李闯拿到比武规则后,就与带队人和翻译官共同研究分析。比武科目刚开始,一切都很顺利,然而化学桶在距离终点100米处滑落在地,被扣了分。第一个项目结束时,队员们都累得瘫倒在地。李闯一边鼓励大家“别灰心,上午丢掉的,下午夺回来”,一边反复研究调整战术和人员分工。
下午的科目是“死亡奔跑”,李闯反复预测各种突发情况,如何采取相应对策,然后将心得分享给大家。队员们翻越高斜墙、攀大绳、爬网墙、钻泥水低桩网、穿Z形水沟……“第一名”的成绩一宣布,队员们拥抱在了一起。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,中方参赛队最终取得了三个科目第一、一个第二、一个第三,一举斩获总冠军。
回国后,李闯和战友们又马上投入到新的备战集训中。
“这次国际特种兵比武给了我们许多启迪,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许多问题,打铁要趁热。”无论是高温酷暑还是暴雨滂沱,李闯每天都进行着超越身体极限的高强度训练,将在国际比武中的所思所想融入每天的训练中,以严于实战的标准要求自己。(完)
北京冬奥会开幕一年了,大伙儿最近都忙啥呢?****** 去年的今天 北京冬奥会在鸟巢开幕 那场面是相当大 比赛是相当精彩 ![]() 时光飞逝,岁月如梭 眨眼间一年过去了 参加冬奥会的大家伙儿 最近在忙啥呢? ![]() 北半球正值冬天 雪上项目新赛季开始了 谷爱凌又开始收割金牌了 这一年里 爱凌妹子学习和生活丰富多彩 竞技水平也依旧是杠杠的 虽然前两天受了点小伤 但优秀的人就是干啥都优秀 ![]() 前些天的兔年春晚 有几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武大靖、徐梦桃、高亭宇 参与了开场表演 ![]() 冬奥冠军一出场就是不一样 感觉空气都变得金灿灿的 新一年肯定财源滚滚 (此处重点抄送领导) ![]() ![]() 花滑届的传说羽生结弦 虽然告别了竞技赛场 却依旧在冰上带给人们花滑作品 ![]() 看了羽生结弦的表演我深有感触 像他这样的人征服冰场 像我这样的人驯服四肢 甚至还驯服未遂 ![]() ![]() 北京冬奥会的明星可不只有运动员 冰墩墩也是妥妥的顶级流量 卡塔尔世界杯期间 冰墩墩还被带去和拉伊卜交了个朋友 幸亏卡塔尔是冬天办赛 要不我们墩墩还不得化了 ![]() ![]() 最近冰墩墩还有了个“新皮肤” ——兔年特别版“兔墩墩” 可爱+可爱=可可爱爱 这谁能拒绝得了? ![]() 而冰墩墩的好朋友雪容融 2022年底正式宣布下线了 这让人有点淡淡的伤感 大家会记得 雪容融在上个冬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我的手机里面 也会一直存着“小灯笼精”的表情包 ![]() 前几天,我去了一趟“冰丝带” 国家速滑馆内部依旧美丽 “速度最快的冰”上虽然没有职业选手 却多了一群学滑冰的孩子们 现在小孩运动细胞都这么强吗 怎么跟我当年上冰就摔一点不一样 都滑得可顺溜了 ![]() 为比赛建设的冬奥场馆们 如今被利用起来服务大众 高亭宇夺冠的冰场我能滑一滑 谷爱凌夺冠的大跳台是不是也跳一跳? 呃,这个还是有点危险 ![]() 参与参与群众娱乐项目就行了 重要的是那个心情 北京冬奥会留下的冬奥遗产颇多 这一年当中咱中国人也没闲着 一直想方设法利用起来 效果也都很好 这不鸟巢就整出了创新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都在鸟巢举办 当时为了保暖座椅都有椅套 一年以后 这些椅套中一部分被改成了包包 现在在网上就可以买到 ![]() 拎这个包包出门 别人问起来 你就说这包参加过北京冬奥会 是开闭幕式的重要演员 ![]() 这样看来,这一年大家都红红火火 而对北京冬奥会进行一线报道的我 当时给自己定了几个目标 一是勤加锻炼 这个似乎、也许、勉强算实现了 ![]() 二是学会滑冰滑雪 这个……呃……先不提了 就把它顺延成今年的目标吧 没准在哪块冰上就能偶遇我 认准那个最手忙脚乱的 多半就是我 无论如何 咱们一起多多参与冰雪运动吧 (记者:王昊 绘图:李伊璐) ![]() ![]() ![]()
|